在線學習高效學習法:費曼學習法
時下,受疫情影響,各培訓機構紛紛被迫轉為線上授課模式,許多學習IT的同學,也選擇了在線學習,或自學。
然而,在線學習或自學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因為沒有了老師的現場監督和指導,能不能專注學習另說,學習方法也摸不著門道,一邊學一邊忘,焦頭爛額有木有?
以下這個高效學習法,也許你沒聽說過,也許你聽說過但不以為然。無論你如何看待,它實際上是許多學霸都在用的學習“終級武器”——費曼學習法。
在線學習和自學的朋友一定要看看,掌握了可助你輕松自學任何知識。
費曼學習法有多強大?
費曼學習法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創造的一種高效學習法。
它號稱“終極學習法”,是所有學習黨的必備“終極武器”。它能幫助你真正理解一個新知識,因為它揭露了學習的本質。
運用費曼學習法,你只需花極少的時間就能深入理解新知識,熟練地將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并且印象深刻,終生難忘。
加拿大人斯科特·H·楊(Scott H Young)使用費曼學習法,只用一年時間就自學完成了別人需花四年才能修完的MIT 公開課上的 33 門計算機科學課程,并最終通過了所有考試!
許多互聯網大佬也都是費曼學習法的踐行者,例如:
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和拉里·佩奇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
還有你身邊的許多“學霸”和“天才”級人物,他們的學習方法或多或少都會使用到費曼學習法,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看到這里,是不是有點“相見恨晚”?)。
費曼是何方大神?
費曼學習法既然是如此牛叉的存在,在講費曼學習法之前,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下費曼這個人是怎樣的一個“天才”:
▲ 理查德·費曼
理查德·費曼(1918-1988年),美籍猶太裔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費曼從小就是個“天才”:
13歲自學微積分;
24歲加入曼哈頓計劃(研究原子彈);
原子彈研究成功后,32歲跑到加州理工學院教書,這一教書就是終生;
47歲因在量子電動力學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費曼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被公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
費曼有一種特殊能力:他能用簡單的語言把復雜的觀點表達出來。這使得他成為一位碩果累累的教育家,也因此被稱為“老師的老師”。
其創造的高效學習方法被后人加以總結,稱之為“費曼學習法”。
如何學習費曼學習法?
簡單來說,費曼學習法就是“輸出式學習”,這個輸出的方式可以是教學、寫作、錄視頻、錄音、解決某個問題等,把自己在學的知識用自己的語言講給“菜鳥”聽。
這個學習方法說起來簡單,但最難之處在于你能否用直白淺顯的語言把復雜深奧的問題和知識講清楚。
具體運用步聚如下:
第一步:確定學習目標
確定你要學什么,比如學習一門技術、學習一個科學領域、學習一門語言、學習一個概念等,都可以稱為目標。
如果想制定非常棒的目標,還可以學習一下SMART原則:Specific具體、Measurable可測量、Attainable可實現、Relevant相關性、Time—based時效性。(關于SMART原則,此處不再贅述,以后有機會再給大家詳細講講。)
第二步:整理并輸出(模擬教學)
拿出一個筆記本,把你正在學習的知識點列在上面,然后開始從頭到尾地解釋它們,想象你正在教授這個領域的菜鳥,甚至面對十歲的小孩。
比如,你現在想的是,“呃,我該怎樣向孩子解釋Java語言?”
當你向“菜鳥”或十歲的小孩解釋你的學習內容時,你會發現有許多說不清楚,講不明白,自己也模棱兩可的地方,這些就是你原以為“懂了”但實際還未真正掌握的知識點。
第三步:查漏補缺
現在,你已經找到了自身知識體系中的缺陷,就可以展開“攻堅戰”來專門彌補這些不足:反復查詢資料、請教老師、研究討論、強化記憶。然后再重復第二步進行驗證。
如此反復操作,直到可以順利地完成第二步。
第四步:簡化和類比
通過前面三步的訓練,你現在應該構建了一個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
這時再嘗試把已經學到的知識進行提煉、簡化。
檢查自己的講述是否準確,是否啰嗦,哪里可以簡練,哪里需要用生活案例去舉例、去類比。
此時,你才算真正掌握了這門知識。
結語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絕不僅僅是因為“聰明”,而是高效的學習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造就了天才。
換句話說,如果你掌握了“費曼學習法”并持之以恒去努力學習,假以時日,你也可以成為某個領域的“天才”。